讨论笔记 | 无处不在的强暴迷思

CW小管家 CW未命名色彩 2022-04-13 21:00
图片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虾虾

主持 | 耽兮耽兮 虾虾

记录 | 番茄

图源 | 网络

制作 | 娃娃机


议题概述


性暴力是一个威胁全世界人民福祉的重大社会议题。既往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强暴案件,却没有得到报道[i][ii][iii]。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东南亚地区针对15岁及以上妇女和女童的身体和/或性伴侣暴力以及非伴侣暴力的流行率最高,甚至高达40.2%[iv]。由于传统的男权意识形态,人们对性暴力的认识存在性别偏见,这阻碍了针对qj行为的有效社会控制,也损害了女性的合法权益。性别化暴力的流行反映了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对女性、男性及男女关系的定义。美国传播学者朱丽亚·T. 伍德(Julia T.Wood)在《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一书中指出:“只有一个社会容许或认可时,暴力才能普遍存在。”[v]


目前,我们的社会普遍流传着一些以偏概全、似是而非的理论或观点,支持着强暴的社会文化,此即所谓“强暴迷思”(rape myths)。Burt[vi]定义“强暴迷思”是“对强暴、强暴受害者及强暴者的偏见、刻板印象或错误观念”。这些观念指责受害者、轻视qj犯罪、为犯罪者的行为辩护、阻碍受害者报告性暴力案件,极大地助长了社会中的性侵犯罪。不少学者指出,强暴迷思在本质上是错误的,用以否定与合理化性侵害行为的错误态度与信念,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迷思已在社会中根深蒂固[vii][viii][ix][x][xi]


强暴迷思往往隐而不见,还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南京师范大学硕士郭玥[xii]使用黄军义编制的中文强暴迷思接受度问卷对南京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上对性侵受害女性的“外显态度”[1]并不消极,但不同性别组的受调查者在强暴迷思接受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对性侵受害者的态度比女生更加消极;而且,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高校学生对于强暴迷思的接受度明显降低。然而,在分析参与者对强暴受害者的“内隐态度”(个人无意识的、难以发现的、自动激活的态度)时,发现他们时常无法意识到自己对性侵受害者的潜在迷思,而且男性所持有的内隐态度更加消极。性别刻板印象和性保守主义仍然因袭陈规地合理化了固有的父权制和性别不平等。


[1] 在该文章中,“rape myths”被表述为外显态度,即人们能够意识到的、承认的、通过自我反省能够表现出来的、易于报告的态度。


“强暴”一词可以引发人们对具体情境的想象,或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为此,3月26和27日,我们分别开展了两次线上议题讨论,希望了解人们对于相关话题的看法。


在两场小组访谈中,14位受访者与主持人一起就“强暴”及“强暴迷思”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图1展示了两次焦点小组访谈的词云图。在两场讨论中,提及最多的词是“强暴”,其次为“qj”“男性”“女性”“受害者”“社会”和“关系”。讨论中提及的事件包括:


  1. 守西瓜地的大爷被qj;

  2. 单位里的男生写大字报举报领导性侵;

  3. 深圳同性恋女生遭男同事性侵后需证明自己性取向才能立案;

  4. 国外某教授性侵多名学生;

  5. 武汉大学辅导员偷拍裸照、性侵学生;

  6. 某高校教授建立“学术后宫”;

  7. 某男生在水果群里加好友造成骚扰;

  8. 朋友在英国遭到多次性侵后报案;

  9. 阿里巴巴员工性侵案;

  10. 多位女生夜跑时被qj并遭杀害;

  11. 吴亦凡涉嫌qj案,涉事双方在微博上发布“小作文”,引发网民热烈讨论。


主持人和访谈者在交流过程中提及了很多迷思,下文将从强暴事件迷思、受害者延伸迷思和加害者延伸迷思三个角度呈现重点讨论的部分。



图片

图1 焦点小组访谈词云图



“1

强暴事件迷思


迷思一:遭受强暴者及其家人会被知情者议论

一些受访者指出,无论是网络上还是身边的人,很多会认为qj案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会议论事件本身、受害者和加害者,加以评判或指责。由受访者认为,议论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于性的保守态度。


卡卡:我们这边就是对qj这个东西还是比较,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不会去说,我们这边发生什么qj事件,但是我们一旦曝光出来,就是非常恶性的qj事件。


贞洁与他人迷思似乎源于传统的保守价值观。由于中国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尤其是“面子”和“贞洁”文化)的影响,公众对于“性”的态度较为保守,虽然受访者们认为,对于强暴案件的议论并不会带来积极影响,但这种现象似乎十分普遍。


X:因为是熟人社会,它[强暴案件]就会被一传十,十传百。

小特:在我们的家族当中也有一个女孩,她有着[被强暴]这样的经历,然后他的家人没有选择报案,反而是选择把被强暴者,把强暴者落下的衣服送还了,为的就是避免村子里边对这件事情,对这个女孩的讨论和指指点点,虽然虽然这句话很残忍,但是这是真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过千山: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村镇结构,然后包括传统观念的一个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因为过去大家是村镇结构嘛……一个村子大家都很熟,所以谁家出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然后加上传统观念保守,大家会觉得就是传过去了……过去社会曝光的应该还更多是女性的受害者,所以和大家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位会有对冲,然后这种情况下,熟人社会加上这个观念保守,就会对受害者本身有很多非议,那受害者的家人自然避免不了。所以这是在过去的社会是这样的。然后我觉得这个东西发展到现在的现代社会是依然有保留的,但是会被很大程度弱化……



迷思二:只有女性会被强暴

异性恋为主的社会体系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推定受害者是女性,而犯罪者是男性,但实际上,男性或跨性别者也会遭受强暴。在两次线上讨论中,有8位受访者分享了他们身边发生的或曾经听闻的男性/跨性别者被性侵事件。不过,他们也指出,这样的案件数量较少,远远少于女性受害的事件,而且男性遇到强暴事件后的曝光度也较低。在此类事件曝光后,部分网民出于猎奇、“吃瓜”和看笑话的心理关注相关的新闻并发表看法,网络的舆论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受害者可能因为LGBTQ群体的污名化现象选择隐瞒自己的受害经历。另外,还有一位参与者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女性作为强暴案件重点保护人群的原因:


麦浪:(前面有人)提到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犯罪的问题的相关性,这方面其实我们国家因为它是不区分,确实是不区分这一块,但是在刑法上面还是有分男和女的,如果对男性实施有关性的行为的话,不管是否是qj还是强暴,一律认定为猥亵……猥亵最高就只有五年,但qj的话,如果比较恶劣的话,可能会到无期或死刑,……(法律)确实对于性少数群体,尤其是男性的性少数群体的话,在这方面确实是会保护力度会弱很多……这可能也涉及到一个就是社会政策的问题,因为在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女性往往是一个弱势的一方,或是容易成为犯罪对象的一方,就是被侵害的一方,所以说要重点去保护,但是男性的话,(保护)就会差很多。



迷思三:是否(被)性侵与个人性别认同或性倾向无关

在询问参与者“你是否认为性别认同或性倾向会影响个人被性侵的几率?”时,其看法并不一致。有一位受访者认为:“我认为它其实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哪怕就是说是女性,她受侵害的更多些,但是我认为其实更重要的是,反而就是权力上的关系……地位低地位高这种样子,而导致它就是更容易发生。”


也有受访者认为,在顺性别异性恋的话语体系主导的社会之中,某些人会试图“扭转”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的性向。例如,Mully说:“一些男的认为,les(女同性恋)是一种单纯的过渡性的状态。所以他们反而会想要打破这种状态,或者可能说对这个有特殊的癖好,他更可能会更想把手伸向这个群体。” 江城说:[在耽美小说里]我有看到过很多次一个“0”,因为就是过于阴柔而被一群异性恋的男性而群攻的这种情节。”


除了异性恋对其他群体的性暴力之外,同性之间也存在强暴行为,包括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Mully分享了亲眼所见的事实并表示,女同性恋之间的强暴不光存在,而且还是“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攻击性的”。


在讨论中,也有人指出,耽美小说或se情作品中不乏强暴情节,这可能加深了对立性别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并助长了强暴迷思,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或文化观念。


藤:不论是耽美还是se情小说,有一点是一个我觉得并不罕见的现象,就是会写很多的强暴,就是带强暴色彩的情节。就是无论是所谓的当“1”的那一方qj那个当“0”的那一方,还是当“0”的那一方,强迫当“1”的那一方,就是用英语来说就是rough sex的,就像rape的情节,其实,在男同性恋情节的文学中并不罕见。


过千山:所谓这个强暴情节,我认为,并不是只存在于耽美里的……男性向和女性向的小说里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在所有的se情小说里面,强暴都是一个很容易被提及的一个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同性文学或影视仍然是顺性别异性恋者对于同性浪漫的想象和虚构,它们并未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的同性恋爱关系。有时候,人们对于强暴行为存在美好的幻想,甚至把胁迫和凌辱看成是一种情侣之间的“激情”或“情趣”。


bb:在耽美的小说当中说会出现这种“0”这边一方比较阴柔,然后被“1”实施了一些凌ru式的xing行为之后,然后双方就是甜蜜的在一起。其实这个很像,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会对强暴行为,或者说qj行为的一种美好的幻想……可能大家会有过这样的幻想,如果说你在这种关系当中,你比较希望自己处于一个被保护、被照顾的这种状态的时候,你可能会幻想说这个qj犯,他比方说就是一个一米八的壮汉,对你就是强暴式xing行为。然后第二天早上你在他那个五米的大床上醒来,他穿好衣服,给你做好早饭……它本身是一个幻想,它并不能说是一个对于现实的很正常的反应……这种迷思对于强暴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意义的。


se情作品的强暴情节背后隐藏的是根植于文化体系的错误观念,或称“qj文化”,并且这种“qj文化”在东亚地区尤其明显。


藤:cheng/ren片是了解性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其实我会发现,以日本为例,日本的cheng/ren片中就表现了大量的qj情节,而且通常的剧情都是在女性并不是100%情愿,甚至是完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男性实施xing行为。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被qj了。但是这种qj行为实施到中间的时候,那个女性又会说自己很爽,这是日本cheng/ren片中非常非常非常常见,甚至说可以是很普及的一个剧情……在欧美cheng/ren片中,这样的剧情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很多欧美cheng/ren片为了迎合女性,都会特地加上很多男性在实施xing行为之前,反复向女性确认你愿不愿意这样的情节……虽然日本cheng/ren片他可能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但是其实我们也会发现,毕竟社会越来越开放了,中国台湾甚至中国大陆,很多人都在尝试拍自己的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国产cheng/ren片”,其实你会发现还是延续了日本的思路,有很多qj的情节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就是说qj文化在东方和西方被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



迷思四:强暴加害者都是危险的陌生人

“qj犯都是危险的陌生人”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强暴迷思,实际上发生在熟人或近亲之间的强暴案件是大多数。首先,熟人的性犯罪具有隐匿性,老师、朋友、亲戚、暧昧对象这些身份会降低人的防备心理。其次,在事件发生时,受害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是强暴或并不能及时作出反抗——她们更多地感觉到害怕、恐惧、麻木和。此外,在事件发生后,受害者也会更难以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Jessica:通常大家在想象qj案的时候,想象的是比如说我出去夜跑,然后突然一个陌生人用非常暴力的手段,就是实施qj行为。但事实是按照数据来说,熟人犯罪的这个比例其实是更高的,然后他的手段并没有那么的,就是直接的肢体上的暴力。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一个朋友的例子,她也是一个女生,然后她遇到过三次qj,全部都是熟人,然后都没有说就是足以留下伤痕的那种肢体暴力。


卡卡:我父母一直就是说陌生人,就除了亲人以外,陌生人都是坏人。但事实上在我在我小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是总对于这句话有个有个很大的问号。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听这句话也觉得不对,比方说男性都是qj犯。



迷思五:qj一定伴随着暴力

有人错误的认为,强暴事件中一定存在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殴打、胁迫、攻击,以及受害者的激烈反抗,但受访者举出的案例表明,现实并非如此。例如武大某辅导员索要学生裸照并实施性侵、近亲性侵幼童,以及多起高校教授性侵学生的案件……在这些情境之下的强暴并不典型,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加害者一步步地施压,逼迫受害者一步步地妥协。因此许多参与者指出,强暴的发生实际上是一种力量或权力的压制。


bb:(刚刚有人问)为什么女生会把自己的裸照给那个男辅导员……裸照是那个男辅导员先一开始要求她们在练习口才还是什么的时候,就特地一定要拍摄脚的画面,拍摄完脚的画面之后再开始提出要求说:你可不可以穿着内衣训练。它不是说是以这种很刚很直接强迫的方式,或者说胁迫的方式,……更多像一种先谋取你的信任,然后在这种信任当中把一切事情全部都以一种“我为你好”(的态度呈现出来),把原本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的事情……我们不能够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事情当中他每一次都是循序渐进的提一点点比之前的要求更过分一点的要求……


在实际的案件侦办中,性暴力往往很难定罪,除了取证较难之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关系。如果两人是夫妻、情侣、约会对象、朋友,受害者可能会因为被威胁、无力感或耻辱感而放弃报案。即使成功立案,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有可能提出被害人谅解等减轻强暴事件严重性的处理方式。


麦浪:我们如果用法律上的词汇来描述qj,就是违反妇女意志,强行发生xing行为,但是这里面的很多要件,包括“强行”,包括“违背意志”,包括“压制”“反抗”,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很涉及到一个伦理的审查或是个价值的判断问题……一些因为特殊关系而发生的qj,比如说婚内qj,或者说男女朋友之间的这种强行性关系,这种东西怎么去判断还是蛮难的……



同意与某人吃饭或约会等于同意发生xing行为

保守的传统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它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社会建构在“关系”和“人情”之上,很多时候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并不会直接地表示拒绝或反对。近年来,“约会文化”和“yp”在国内越来越兴盛,年轻人对于性的态度也慢慢放开。性保守主义和性解放主义的拉锯似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概念非常深入人心,那就是“性同意”—— No means No. Only yes means yes。在国内还在用血液浓度界定被害人醉酒状态的时候,某些国家认为“只要喝了酒就算性侵,因为醉酒后当事人是没有办法表示同意的”。但是在国内的话,被害人喝了酒也不一定能立案。


图片


非常遗憾的是,“No means No”还没有在国内广泛实践。有些男生认为,女生不会直接同意或拒绝发生xing行为,所以在推进关系的时候要“粗鲁”一点。


过千山: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男生被教育说:女生并不会直接表示同意。他们更多被鼓励从女生的行为中去解读她的意愿,所以就会导致过度解读。所谓的过度解读是:你同意跟我吃饭,我认为你就跟同意跟我进行下一步的行为。就是然后但是气人的是有的时候,他在一些小事上确实能够对上这个解读。如果男生听到“女生不会明确同意发生xing行为”这种说法,然后他同时又能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去证实这套方法论,那他就会践行这个东西。


庆幸的是,所有受访者基本上都能辨析上面几条迷思并指出其中的错误,但也有人指出,人们观念中的“应不应该”和实际的“会不会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虽然人们知道不应该“这么想”或“这么做”,但长久以来的价值观念、刻板印象和惯性思维会影响个人的思考过程。我们能做的呢,就是做好自己,把性别平等和性同意的概念推广出去,教育好下一代。



“2

 受害者延伸迷思


在强暴事件曝光之后,人们会尤其关注受害者的情况。有些关注以同情、愤怒、打抱不平等善意的方式呈现出来,但还有一些评论是负面的——他们挖掘受害者的姓名、照片、个人信息、社交媒体、家庭住址,质疑和指责受害者,给受害者及其家人、朋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指责受害者的话语仍然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对于被害人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强暴事件的责任在于受害者”和slut shaming两个方面,下文将简要呈现受访者的讨论与总结。



迷思一:强暴事件的责任在于受害者

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看客在听到强暴事件时都会问:为什么ta不注意危险?为什么ta不反抗?为什么ta不报警?……他们几乎笃定地认为,被害人一定存在某种过错,但现实并非如此。


Mully:我觉得大部分男生应该是无法理解这种……觉得正常人都会被那个了,就一定会反抗,或者就是之后去赶紧去报警。但其实就是说女生的话,有些人她在当时是因为自己太痛苦了,没有办法面对这个事情,她就是会产生那种类似于灵肉分离的感觉……她整个心理会完完全全的潜意识里面拒绝去接受这个,然后他完全不去面对,也完全不去处理,不会去马上维权。但其实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她们就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感受都是被压抑表达的,就是她们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那个喜好和感受,总是要别人来去定义她的感受……可能是类似于一种情绪上的习得性无助……这个是一个类似于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

……

可能男生他是会有一个预设,就说他们是会把自我边界保护的很好的那种,我是说一般相对而言,并不是所有男生都这样,但是男生,他的成长环境会更多的教他什么?教他去直面冲突。就是说你遇到什么事情,你要硬刚,遇到了什么过线的,他的那根线非常的清楚。但是女生,她成长环境中的自我边界,像我前面说的,因为她自我感受都是被压抑的,她的自我边界也不是由她来定义的,就根本不鼓励她去定义。……她连当面说对方不好的这种倾向都会相对要弱一点。那她更加不会说,再有在熟人去侵害她的时候,她一切很有防备或者怎么样,一下子就那个逃开……就是她不到万不得已,是做不到那种马上就爆开来、跳走或者反抗……还是我说的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之前也提到,男生和非二元性别都有可能成为强暴事件的受害者,为什么新闻媒体却很少严肃地报道这样的事情呢?对此,藤指出:“说不定男性报警的比例会比女性更低……有时候我理解可能是一种人性使然,就是不愿意被牵扯进这个事件,或者说不愿意,因为在性侵、被性侵,或者说性侵案件本身已经被全社会污名化的情况下,他不愿意让自己被牵扯进这个漩涡这样的一种心理。”


或许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受到强暴是一种耻辱,或许双方都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在此,我们还是重申那句话:No means No; only yes means yes. 虽然网络上有很多“狼来了”的反转控诉,我们仍然可以做好自己,就像小特所说的:“我到现在还会去选择支持一开始说自己受到侵犯的女生,因为相比起这些支持她的话语,那些攻击她的话语会显得非常非常的显眼,而且也会让她非常难受……能够愿意站出来说的女性很少,我转发,然后希望真相能够出现,希望这样的受害者能得到法律的援助,能通过其他的程序更好地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图片



迷思二:Slut shaming

刚刚也说到,媒体和大众更倾向于接受强暴案件中的“完美受害者”——ta们“穿着保守”、“保持贞洁”,即使成年也要像是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浑然不知何为“性”,何为“xing/yu”。更有甚者,还说ta们在遇到强迫xing行为时“很享受那个过程”,或者强暴与被强暴者之间存在交易关系,受害者报案是因为“价钱没谈拢”。


麦浪:可能有这种上下级的这种关系,或者是有那种隐性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在很多受害者有罪论里面,都会非常广泛的存在这个强占胁迫之类的,强迫类的一个事件里面,比如说它是一种什么,类似于一种交易。交易未达成,或者说他本来就很享受,他只是或者是他,他也没有表示明确的反抗,就像这种东西,什么叫反抗,什么叫非自愿,有的时候你真的是很难通过一般的社会大众的一个朴素的看法去认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可能我们一般的看法就是有问题的。可能要结合当时具体的语境,当时受害者他自身他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有的时候会被PUA,或者是就可能就是它在特定的场景下,她就当时就是害怕或者是怎样,但是可能我们单独拎出来的话,就会感觉他好像是自愿的,这种就是不完美的受害人。


图片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性侵学生的案件频频曝光。例如在中国,Xiamen大学博导吴春明以指导论文为由诱奸女学生的行径于2014年曝光;2018年,Beihang长江学者陈小武被实名举报性侵女学生;还有PKU毕业生实名揭发长江学者沈阳教授性侵多名女生,并导致曾经的学生高岩自杀……在这些事件进入公共视野并激起民愤之后,警方和校方可能会开始着手调查,但是后续的处置往往比较轻微。有些行为已经涉嫌犯罪,但由于证据不足、年代较远等原因,只能以开除或革职处理,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麦浪:国内的违法成本是很低的,代价是很低的……国外可能会监禁、撤职或者是解除合同……国内对这一块就据我所知道的,一些教授,还有就是可能一些有桃色新闻的,但是我不能说哪些人,他们的处理是相当轻的。……比如说北京某些高校的老师的话,可能这个桃色新闻之后,第一个反应应该就是去封锁信息,或是尽量地减少信息的扩散,然后后面就会有一套程序……可能会调离某种岗位,但是并不会影响到他的一个合同……对于一个教授来说的话,其实最重要就是一个他的终身教职比较重要,但是这一块其实不会触及的。

小特:很多次在我吃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在谈论发生在我们身边非常恶性的qj事件,而他们却一直在说这个女孩儿,或者这个女人,这个阿姨,她是怎么怎么怎么样坏,怎么怎么怎么样风流的,这个这样一个态度。

小桉: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学校开除了一名教授,是因为有一个以前的女学生站出来举报他,就是十年间一直有这个强迫性的那种强暴……有一个人就突然说,这个女生现在十年之后才站出来举报这个教授,肯定是为了钱,肯定经济上没有处理好。


总结一下,人们指责受害者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父权制根深蒂固

贞洁和面子观

恃强凌弱观

人们能力共情有限

情绪反应取代了有限的批判性思维

扭曲的性别刻板印象

幸灾乐祸



“3

加害者延伸迷思


与受害者延伸迷思不同,加害者延伸迷思并非责备加害者,而是企图用一些理由合理化他们的行为。例如有些人认为,男性天生就具有较强的xing/yu,部分罪犯实施强暴行为的原因是控制不住的yu望,但其实是一种迷思。人具有主体性,可以决定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哪怕感觉到了yu望,也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方式解决,例如zi/wei,而并不是对身边的人下手。


麦浪:很少有人说,因为我有xing/yu,所以我必须得解决,所以我那对不起,然后我就要伤害你,这种逻辑不很很就是很难成立吗?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原因就要去伤害别人,哪怕你有病,那你有大病,你也不要去伤害别人,对吧?……如果我知道在特定情况下,我会做特定行为,我还让自己变成这样……这种东西的话就完全没办法去抗辩的正当化的理由。


虽然近年来女性意识逐渐觉醒,#Metoo运动和女权主义行动也席卷全球。但是公众在讨论qj事件的话语逻辑时还是展现出原本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不过呢……之后的讨论内容可能就更偏激了。为了不引起公愤,我们在此省略。


结语


写到这里已经将近一万字了,实际的讨论笔记有六万字。关于“强暴”这个话题,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了。非常感谢参与讨论的小伙伴们!如果你也想就“强暴迷思”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在后台留言并加上tag #强暴迷思。


最后,我们还是重申那句话:No means No; only yes means yes.




参考文献


[i] Abrahams, N., Devries, K., Watts, C., Pallitto, C., Petzold, M., Shamu, S., & GarcI ́a-Moreno, C. (2014).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non-partner sexual viol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Lancet, 383(9929), 1648-1654.


[ii] Kelly, L., Lovett, J., & Regan, L. (2005). A gap or a chasm? Attrition in reported rape cases (Home Office Research Study 293). Home Office.


[iii] Krug, E. G., Mercy, J. A., Dahlberg, L. L., & Zwi, A. B. (2002). The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The Lancet, 360(9339), 1083-1088.


[v] Garcia-Moreno, C., Pallitto, C., Devries, K., Sto€ckl, H., Watts, C., & Abrahams, N. (2013). 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and health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non- partner sexual viole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v] 朱丽亚·T. 伍德. (2005). 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 暨南大学出版社.


[vi] Burt, M. R. (1980). Cultural myths and supports for rap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2), 217-230.


[vii] Lonsway, K. A., & Fitzgerald, L. F. (1994). Rape myths: In review.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8(2), 133-164.


[viii] Aroustamian, C. (2020). Times up: recognising sexual violence as a public policy issue: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sexual violence cases and the media.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50, 101341. doi: 10.1016/j.avb.2019.101341


[ix] Cromer, L.D. & Goldsmith, R.E. (2010). Child sexual abuse myths: attitudes, belief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 19(6), 618-647.


[x] 黄雅兰. (2020). 强暴迷思、琐碎化及其社会影响:对欧美性暴力新闻报道研究的述评(1970-2018)。全球传媒学刊 (2095-9516), 7 (2), p. 49.


[xi] 林慧貞 (Hui-Chen Lin),& 吳秀峰 (Xiu-Feng Wu). (2007). 大學生對約會強暴看法之研究——以一所私立大學爲例。通識研究集刊, 12.


[xii] 郭玥. (2019).高校学生对性侵受害女性的外显和内隐态度.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你订阅Newsletter了吗?

第25期Newsletter已于4.11晚上发出,已订阅但未收到邮件的朋友们请手动将[email protected]添加为联系人


为了防止失联,请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CW的Newsletter。为了避免CW的来信被无情扔进垃圾箱,建议使用网易邮箱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